博士論文 https://hdl.handle.net/11296/888sj3
碩士論文 https://hdl.handle.net/11296/ugba2m
教學經歷
2002-2025 竹科實驗中學退休
2011-2012 教育部科教專案主持人 台灣的海扁蟲
2004-2005 教育部科教專案主持人 台灣的海蛞蝓
2011-2012 教育部科教專案主持人 台灣的海扁蟲
2004-2005 教育部科教專案主持人 台灣的海蛞蝓
2000-2002 大崗國中
得獎記錄
揭維邦、郭世杰 海洋舞者:臺灣的多岐腸海扁蟲 國立海洋生物館(2014年11月)
揭維邦、詹景堯 七彩海蛞蝓:台灣的裸鰓動物 國立海洋生物館(2009年11月)
發表文獻
Jie, W. B., Gan, B. Q., Chen, V. Y. and Kuo, S. C. (2016) Pseudoceros magangensis, a new species of pseudocerotid flatworm (Polycladida: Pseudocerotidae) from Taiwan. Platax 13: 33-50. LINK
Jie, W. B., Kuo, S. C., & Mok, H. K. (2014). Re-description of Thysanozoon nigropapillosum (Polycladida: Pseudocerotida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observations on a novel pre-copulatory structure, sexual behaviour and diet.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62, 764-770. LINK
Jie, W. B., Kuo, S. C., Wu, S. C., & Lee, K. S. (2013). Unreported predatory behavior on crustaceans by Ilyella gigas (Schmarda, 1859) (Polycladida: Ilyplanidae), a newly-recorded flatworm from Taiwan. Platax. 10: 57-71. LINK
得獎記錄
2023-2025 科學探究競賽-永續貢獻獎
2023-2024 科學探究競賽-杏壇探究獎
111年科教館第 62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良指導教師
104年科教館第 55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良指導教師
104年度新代教育基金會表揚優良教師
九十八年教育部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海洋素材「悠洋雅仕海蛞蝓」高中組優良作品 LINK
九十八年教育部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海洋素材「悠洋雅仕海蛞蝓」國中組優良作品 LINK
九十七年度台灣師大教學示例徵選 認識珊瑚礁多樣性 甲等(2008年) LINK
九十四年思源 E-Teaching 金獅獎 香山濕地 銅牌(2005年) LINK
九十三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二) 認識台灣裸鰓動物 佳作(2004年) LINK
九十二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一) 認識青蛙 入選(2003年) LINK
九十二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二) 認識蜻蜓 優等(2003年) LINK
九十一年桃園縣教師自製教學媒體素材照片組 第三名(2002年)
學生競賽
104年科教館第 55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良指導教師
104年度新代教育基金會表揚優良教師
九十八年教育部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海洋素材「悠洋雅仕海蛞蝓」高中組優良作品 LINK
九十八年教育部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海洋素材「悠洋雅仕海蛞蝓」國中組優良作品 LINK
九十七年度台灣師大教學示例徵選 認識珊瑚礁多樣性 甲等(2008年) LINK
九十四年思源 E-Teaching 金獅獎 香山濕地 銅牌(2005年) LINK
九十三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二) 認識台灣裸鰓動物 佳作(2004年) LINK
九十二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一) 認識青蛙 入選(2003年) LINK
九十二年台北市中小學多媒體教材甄選(二) 認識蜻蜓 優等(2003年) LINK
九十一年桃園縣教師自製教學媒體素材照片組 第三名(2002年)
學生競賽
2025科學探究競賽 力不從鋅-水中鋅離子濃度對多齒米蝦肌肉能力之探討 普高組第三名
2025科學探究競賽 「螅」「習」相關—綠水螅的習慣化與營養條件 普高組第三名
第64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農業食品學科 發光蛋——簡易發光細菌培養法 團隊合作獎
第23屆旺宏科學獎 線翎電鰻放電頻率之監測與
行為關聯之研究 佳作
2024科學探究競賽 潮間帶生物也有生理時鐘?蜈蚣櫛蛇尾的活躍時間分析 普高組佳作
2024年國際科展 Sequentially bidirectional gastrovascular flows in highly branched digestive tracts of planocerid flatworm 二等獎 ISEF代表
第63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消化或循環?扁蟲往復式消化道之發現 第二名
第22屆旺宏科學獎 幾何引導對多頭絨泡菌的影響 佳作
2023科學探究競賽 臺灣仙后水母捕食黏液中卡西體的發現 普高組第一名
2023科學探究競賽 布贏剪刀?海扁蟲的捕蟹行為 普高組第二名
2023科學探究競賽 蚯蚓箱中的清道夫—疣跳蟲食新鮮死亡蚯蚓現象探討 普高組第三名
2023科學探究競賽 不是魔法!幽靈竹節蟲在模仿誰呢? 普高組佳作
第62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虎虎生「黑」——虎斑烏賊的成對敵對行為 團隊合作獎
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羅傑瘤顎蟻的足跡及行走行為研究 高中職組第一名
2021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採集發光細菌檢測水質中塑膠微粒之影響 海洋科學組第三名
第61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以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蟹奴寄生率及雄蟹雌化的關聯
第61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甘藷龜金花蟲一齡幼蟲尾端裝飾糞便的功能
2020年國際科展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first discovered detached pharynges during the successful predation of Penghu Oyster Leech 二等獎 Sigma Xi首獎
第59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澎湖蚵蛭的捕食行為探討 第二名 及 大成獎特優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探討非洲大蝸牛黏液對小白菜幼苗防禦機制的影響 高中職組第一名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大黑星龜金花蟲交配行為的奧秘 高中職組第三名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光線與文蛤視覺的關係 海洋科學組第二名
2019年臺灣國際科展動物學科 同類相食行為的新發現 三等獎、Mostratec 國際四等獎
2018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小雨燕的飲食特性及盤旋行為 佳作
2018年臺灣國際科展動物學科 Novel holdfast marking behavior found in Seahorse 一等獎
第57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海馬識途—棘海馬棲枝的選擇與標示 第三名
第16屆旺宏科學獎 哇米諾娃-圓扁蟲的珊瑚表面附生性 佳作
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棘海馬的標示行為 高中職組第一名
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哇米諾娃-圓扁蟲的珊瑚表面附生性 海洋科學組第一名
第56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埋伏的殺手──陸生渦蟲掠食與捕蚯行為 第三名
2016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埋伏的殺手-陸生渦蟲掠食與捕蚯行為 高中職組第一名
第15屆旺宏科學獎 探討海水飼養缸內紅泥藻的有利生長因素 佳作
新竹市第34屆國民中小學科展 沉魚落「顏」,「魚」云「憶」云 國中組生物科第一名
2016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大會獎動物學科 新種三尾扁蟲光行為與共生藻的互利共生 二等獎
第55屆中小學科展 紅燈行,綠燈停-三尾扁蟲光行為與共生藻的互利共生 第二名、最佳創意獎
第14屆旺宏科學獎 不同波長的光線對果蠅存活與繁殖的影響 佳作
第5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生物(生命科學)科 眾蟻尋路千百度 佳作
第53屆中小學科展高中生物 借酒澆愁愁更愁-探討果蠅求偶被拒絕與其飲酒行為之關聯性 第二名
第12屆旺宏科學獎 蟻比蚜蚜-一個快速計算黑棘蟻巢量的新方法 佳作
第52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生物(生命科學)科 蕨紋密碼-蕨類氣孔系之形態研究 佳作
第11屆旺宏科學獎 「啡」關蝸牛—論咖啡因抑制水陸貝類的影響 佳作
第51屆中小學科展高中生物科 我要彈得又高又遠-蕨類孢子傳播機制之探討
著作
Jie, Wei Ban. 2019. Sea slugs of Taiwan.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 Taiwan. 366 pp.
2020年國際科展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first discovered detached pharynges during the successful predation of Penghu Oyster Leech 二等獎 Sigma Xi首獎
第59屆中小學科展 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澎湖蚵蛭的捕食行為探討 第二名 及 大成獎特優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探討非洲大蝸牛黏液對小白菜幼苗防禦機制的影響 高中職組第一名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大黑星龜金花蟲交配行為的奧秘 高中職組第三名
2019全國科學探究競賽 光線與文蛤視覺的關係 海洋科學組第二名
2019年臺灣國際科展動物學科 同類相食行為的新發現 三等獎、Mostratec 國際四等獎
2018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小雨燕的飲食特性及盤旋行為 佳作
2018年臺灣國際科展動物學科 Novel holdfast marking behavior found in Seahorse 一等獎
第57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海馬識途—棘海馬棲枝的選擇與標示 第三名
第16屆旺宏科學獎 哇米諾娃-圓扁蟲的珊瑚表面附生性 佳作
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棘海馬的標示行為 高中職組第一名
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哇米諾娃-圓扁蟲的珊瑚表面附生性 海洋科學組第一名
第56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動物與醫學學科 埋伏的殺手──陸生渦蟲掠食與捕蚯行為 第三名
2016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埋伏的殺手-陸生渦蟲掠食與捕蚯行為 高中職組第一名
第15屆旺宏科學獎 探討海水飼養缸內紅泥藻的有利生長因素 佳作
新竹市第34屆國民中小學科展 沉魚落「顏」,「魚」云「憶」云 國中組生物科第一名
2016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大會獎動物學科 新種三尾扁蟲光行為與共生藻的互利共生 二等獎
第55屆中小學科展 紅燈行,綠燈停-三尾扁蟲光行為與共生藻的互利共生 第二名、最佳創意獎
第14屆旺宏科學獎 不同波長的光線對果蠅存活與繁殖的影響 佳作
第5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生物(生命科學)科 眾蟻尋路千百度 佳作
第53屆中小學科展高中生物 借酒澆愁愁更愁-探討果蠅求偶被拒絕與其飲酒行為之關聯性 第二名
第12屆旺宏科學獎 蟻比蚜蚜-一個快速計算黑棘蟻巢量的新方法 佳作
第52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生物(生命科學)科 蕨紋密碼-蕨類氣孔系之形態研究 佳作
第11屆旺宏科學獎 「啡」關蝸牛—論咖啡因抑制水陸貝類的影響 佳作
第51屆中小學科展高中生物科 我要彈得又高又遠-蕨類孢子傳播機制之探討
著作
Jie, Wei Ban. 2019. Sea slugs of Taiwan.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 Taiwan. 366 pp.
揭維邦、郭世杰 海洋舞者:臺灣的多岐腸海扁蟲 國立海洋生物館(2014年11月)
揭維邦、詹景堯 七彩海蛞蝓:台灣的裸鰓動物 國立海洋生物館(2009年11月)
發表文獻
Hsu, P. C., Chang, Y. H., Chiu, Y. N., & Jie, W. B. (2024). Sequentially bidirectional gastrovascular flows in intricately branched digestive tract of planocerid flatworms. PloS one, 19(12), e0315838. LINK
Hsu, P. C., Chiu, Y. N., Chang, Y. H. & Jie, W. B. (2024). Predation on crustaceans by the flatworm Ilyella gigas (Schmarda, 1859) (Polycladida: Ilyplanidae) ex situ. Platax 21: 31-42. LINK
Teng, C. J., Su, Y. J., Yeh, C. Y., & Jie, W. B. (2022). Predation of oysters using an autonomic pharynx in the oyster leech Cryptostylochus sp.(Polycladida: Stylochidae). Zoological Studies, 61(2022). LINK
Wang, W. W., Sun, C. P., Lin, J. F. and Jie, W. B. (2019) Possible function of discharge newly discovered from the hedgehog seahorse Hippocampus spinosissimus. Platax 16: 55-66. LINK
Jie, W. B., Gan, B. Q., Chen, V. Y. and Kuo, S. C. (2016) Pseudoceros magangensis, a new species of pseudocerotid flatworm (Polycladida: Pseudocerotidae) from Taiwan. Platax 13: 33-50. LINK
Jie, W. B., Kuo, S. C., & Mok, H. K. (2014). Re-description of Thysanozoon nigropapillosum (Polycladida: Pseudocerotida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observations on a novel pre-copulatory structure, sexual behaviour and diet.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62, 764-770. LINK
Jie, W. B., Kuo, S. C., Wu, S. C., & Lee, K. S. (2013). Unreported predatory behavior on crustaceans by Ilyella gigas (Schmarda, 1859) (Polycladida: Ilyplanidae), a newly-recorded flatworm from Taiwan. Platax. 10: 57-71. L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